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知母汤

黄芩知母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黄柏(去粗皮,炙)15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五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8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晨起、午后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山栀、桑皮、杏仁甘草知母、贝母、桔梗天花粉

功能主治火嗽。夏月嗽,有声痰火面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方出《万氏家抄方》卷二,名见《医统》卷四十四

婴童百问》卷十: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葛根半两,陈皮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麻黄半两(去节),知母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色瘢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半盏,去滓服。

不呕逆,去陈皮,加芍药。

摘录婴童百问》卷十

医学集成》卷二: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二母、桑皮、天冬杏仁、花粉、炒栀、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鼻中干燥。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七: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黄芩1两(去心),知母(焙)1两,山楂3分,黄柏(去粗皮,炙)半两,甘草(炙)半两(一方加竹叶)。

制法上捣筛。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水7分,煎至4分,去滓,分2次温服,空心、午后各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治疹全书》卷中:黄芩知母汤

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

处方麻黄前胡防风葛根陈皮杏仁牛蒡黄芩知母石膏

功能主治透疹达表,解毒清火。主疹已出,斑烂如锦,或紫或青或白,脓水腥臭不干,胸膈迷闷,呕吐清水,身体壮热,痰嘶无汗。

用法用量无吐逆,去陈皮,加白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猜你喜欢

  • 银蒲消毒饮

    刘寿平方:银蒲消毒饮药方名称银蒲消毒饮处方双花15-30克,蒲公英30-45克,金钱草30-45,丹参15-25克,香附6-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行气活血。主湿热下注,邪毒内蕴,气血瘀滞

  • 八珍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糕药方名称八珍糕处方党参(去芦)60克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扁豆60克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

  • 百一膏

    药方名称百一膏处方莨菪子1合,乌麻油1大升,乱发1拳许(灰汁净洗),黄丹4两,蜡1两,绯帛子1方寸,松脂桃许大,丁香2-7枚,曲头棘针2-7枚(破之),印成盐7枚(破),柴胡1斤(末),紫菀1斤,驴耳

  • 疏风止嗽丸

    药方名称疏风止嗽丸处方苏梗(子)15克防风9克 干葛9克枳壳9克(炒)前胡9克桔梗9克 桑皮9克杏仁9克半夏9克(炙)茯苓9克陈皮6克 川贝6克(去心)羌活6克黄芩6克甘草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面,少兑炼

  • 皲裂膏

    药方名称皲裂膏处方荆芥9克防风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制法用猪油250克,将上药煎枯去滓即成。功能主治养血润肤,祛风止痒。治手足皲裂肥厚者。用法用量外涂患处。摘录《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 阿胶四苓散

    药方名称阿胶四苓散处方阿胶3两(蒲黄灰炒),茯苓1两半,白术1两半(炒),猪苓1两半,泽泻1两半。制法制为散。功能主治妊娠脾亏血热,扶湿热而血不归经,尿血不止,胎孕不安,脉弦涩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

  • 厉风膏

    药方名称厉风膏处方大风子肉5钱,木鳖子肉5钱,当归1两,细生地1两,防风5钱,紫草5钱,黄柏5钱,玄参5钱,麻黄5分,黄占2两,麻油8两。制法麻油入锅,先将生地熬枯,去滓;再将当归、防、柏、紫、麻黄、

  • 大补元汤

    《会约》卷十:大补元汤药方名称大补元汤处方人参2钱,淮山药(炒)2钱,黄耆(蜜炒)2钱,白术2钱,熟地2-3钱或多加,当归2-3钱,山茱萸1钱,枸杞2-3钱,甘草1-2钱,5味(蜜炒)7分,杜仲(姜炒

  • 虎杖煎剂

    药方名称虎杖煎剂处方虎杖30克,茵陈30克,板蓝根30克,蒲公英30克,陈皮10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主湿热内蕴,熏蒸肝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黄文章方

  • 护骨膏

    药方名称护骨膏处方肥皂(水浸透,去外黑皮,取白肉并仁)。功能主治减轻受大刑时疼痛,免致骨伤。主用法用量明日有事,今晚用此敷之,上至脚臁脡一节,下至脚底板心并趾甲内处处敷匀,不可有一毫空隙,以油纸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