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黑附丸

黑附丸

《三因》卷三:黑附丸

药方名称黑附丸

处方附子8钱(去皮脐),黑豆半斤(入瓷瓶内,慢火煮,以附子烂为度)。

制法熟豆1合,用附子研为饼,焙干为末,炼蜜为丸,如皂角子大。

功能主治干湿脚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乌附丸”。

摘录《三因》卷三

《得效》卷十九:黑附丸

药方名称黑附丸

处方附子1个9钱(煨,盐水浸),白茯苓5钱(去皮),川楝子1两(去皮核),茴香1两(炒),破故纸1两(炒),熟地黄(净洗,切,酒炒)1两,交趾桂5钱(去粗皮),大当归1两(去尾)。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虚血弱,老人疽发后四肢倦怠无力,或燥渴好饮水不止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汤或盐酒送下。如觉脾虚食减,亦用参苓白术散兼服。

摘录《得效》卷十九

猜你喜欢

  • 二陈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药方名称二陈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炮制上为俰咀。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

  • 附豆丸

    药方名称附豆丸处方大附子10枚(生,削去皮,破4块,用赤小豆1盏藏附子于中,慢火煮,附子透熟软,去豆,焙干附子)。制法上为末,以薏苡仁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虚受湿发肿;一切虚肿。用法用量每

  • 角煎丸

    药方名称角煎丸处方黄连4两,枳壳2两,当归尾2两,牙皂2两,香附子2两(一方有木香半两)。制法上为末,糯米为丸。功能主治痔病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米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

  • 白金散

    《卫生总微》卷六:白金散药方名称白金散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直好者)半两(汤洗,焙黄,为末),天竺黄1分(细研),真牛黄1钱(别研),麝香(研)半钱,龙脑(研)半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诸痈,渐发不省

  • 玉泉散

    药方名称玉泉散别名一六甘露散(《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一甘露散(《会约医镜》卷十二)。处方石膏180克(生用)粉甘草30克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热除烦。治阳明内热,烦渴头痛,二便闭结,温疫斑黄,

  • 导滞通经汤

    《卫生宝鉴》卷十四:导滞通经汤药方名称导滞通经汤处方木香白术桑白皮陈皮各15克茯苓(去皮)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健脾理气,利水消肿。主脾虚有湿之水肿。面目手足浮肿,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饮食欠佳,

  • 丁香人参散

    药方名称丁香人参散处方丁香1分,人参1分(去芦头)。制法上为细散,分为2服。功能主治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用法用量每服以牛乳3合,煎3-5沸,和滓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

  • 神照散

    药方名称神照散处方木香、白茯苓(去皮)、川芎、蒺藜(炒.去角)、人参、独活(去芦)、黄蓍(挫),各一两一分。附子(炮制.去皮脐)、远志(去心),各三分。萆薢、茵芋,各一两。栀子仁(二两)。功能主治治中

  • 九龙散

    药方名称九龙散处方羌活(酒浸)1两,龙胆草1两,甘草1两,菊花1两,荆芥1两,苍术(米泔浸)1两,秦皮1两,海螵蛸1两,木贼(去节,童子小便浸一宿)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般障眼,翳膜攀睛。用法用

  • 净固散

    药方名称净固散处方当归半两,密陀僧2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痔。用法用量酒调下。摘录《普济方》卷二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