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舍镇

杨舍镇

即今江苏张家港市。《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江阴县:杨舍镇在“县东五十五里。旧有杨家港,宋乾道六年,命两浙运副刘敏士等,于杨家港东,开河置牐,通行盐船,仍拨官兵守卫,并不时挑浚。自是商旅聚集,谓之杨舍镇,为沿江冲要。嘉靖中,以倭乱置堡设营,以参将领之,与常熟之福山、通州之狼山,相为应援。江中有褚家沙,北与狼山密迩,亦分兵戍守。自是而东,江流浩瀚,直接大海,捍御为难。西上则至孟河一带,江面颇狭,又多阴沙,大䑸难于转舒,故防卫以杨舍为切”。清设水师守备驻此。1962年为沙洲县治。1986年改设张家港市。


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中西部,十一圩港、新沙河、东横河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舍,人口8万。传宋代杨姓中书舍人弃官隐此,有“杨舍人之墓”,因以为名。原属江阴县。宋设兵守卫,为沿江冲要。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因倭乱,始筑城堡,以参将统领。清设水师守备。《读史方舆纪要》江阴县:杨舍镇“旧有杨家港。北宋乾道六年命两浙运副刘敏士等,于杨家港东,开河置牐,通行盐船,仍拨官兵守卫,并不时挑浚。自是商旅聚集,谓之杨舍镇,为沿江冲要”。1949年为杨舍镇,寻省入杨舍乡。1958年改公社。1961年置沙洲县,为县治。1962年划归沙洲县(今张家港市),同年析杨舍公社重置杨舍镇。1986年杨舍乡并入,为张家港市治。2000年泗港、塘市、乘航三镇并入。产稻、小麦、蔬菜等。有纺织、食品、机械、冶金、建材等厂。张家港经济开发区驻境。有省毛纺市场。锡杨、澄杨、张杨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龙安水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西。《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飞猿水”条下:龙安水“在县西三十里。源出会仙岩,西北流,合诸山溪水,经龙安镇,又折而北,至县北三十里之港口达于黎水。《志》以黎川为中川,飞猿为东川,

  • 五夫镇

    北宋置,属上虞县。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北二十二里五夫村。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区东南部。面积17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五夫,人口2820。传宋时此村曾出过五位士大夫,故名。1958年设乐园公社,

  • 黄连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置,属汀州。治所在黄连镇 (今福建宁化县东五里)。天宝元年(742) 改名宁化县。《寰宇记》 卷102汀州: 宁化县“武德初为黄连,以地有黄连洞以为名”。古县名。唐开元二十

  • 扁都口

    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南扁都沟,为由青入甘主要道口之一。民国 《大通县志》 第一部: 扁都口“去县城西北三百九十里。群峰若帐,一口如瓶,为北出甘州之要道”。

  • 四十八庄

    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贵阳市南。《明史·王三善传》: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明将王建中率兵救援,“燔‘贼’四十八庄”,即此。又称四十八马头。在今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天启初水西土司安邦彦围攻贵阳

  • 龙迹山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龙迹山“石上有龙迹。其西麓谷中有坑,大如车轮,中有四穴,春则风出东,夏出南,秋出西,冬出北。孔颖达以为即燕之龙兑也”。

  • 大旺砬子

    在今黑龙江饶河县西。1934年冬, 日伪军分路向暴马顶子游击根据地进攻,占领了暴马顶子。1935年1月, 日军又调集八百余人,继续对根据地进行讨伐。游击队把分散的队伍集中到大旺砬子一带,埋伏在日军必经

  • 宜兴卫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于宜兴州,后属大宁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次年改为宜兴守御千户所。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治宜兴州(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属永平府。三年改为宜兴千户所。

  • 望海山

    ①古名熊岳山。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滨海处。明 《辽东志》 卷1: 望海山在 “ (盖州卫) 城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望海山“在卫西南三十五里,登山可以望海”。②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

  • 古蔺州

    即今四川古蔺县。《明史·樊一蘅传》:清顺治二年(1645),张献忠义军攻叙州,“一蘅退屯古蔺州”。即此。清雍正七年(1729)于此置古蔺州巡司。光绪三十四年(1908)移永宁县于此,寻改为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