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齐国

齐国

①西周初吕尚封国。初都营丘,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一说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临淄故城)。胡公徙都薄姑,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薄姑城。献公又徙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北临淄故城。春秋时齐桓公首先称霸。战国时为七雄之一。《战国策·齐策一》 载苏秦说齐宣王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

②秦汉之际项羽封置,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西汉元封元年(前110)改为郡。东汉复为国,属青州。东晋时改为郡。


古国名。(1)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狄县人田儋起兵定齐地,自立为齐王,置齐国,都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秦亡,项羽徙齐王田市王胶东,立齐将田都为齐王。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滨州、淄博、蒙阴等市县以东,昌邑、高密、胶南等市以西及费县、临沭县和江苏省赣榆县以北地区。后田荣并三齐,自号为齐王。辖有今山东省大部分地。(2)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立韩信为齐王,王三齐之地。五年徙韩信为楚王。六年,封子刘肥为齐王,王七十余城,辖有今山东省大部分地。文帝十六年(前164年),齐国分为七,辖境缩小。元朔二年(前127年),国除为齐郡。元狩六年(前117年),复改郡为国。元封元年(前110年)国除,分置为齐郡、千乘郡。(3)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改齐郡为齐国,治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辖境约当今山东省淄博、青州、临朐等市县地。其后辖境多变,西晋时仅有今淄博市及广饶县地。东晋国除又改为郡。


猜你喜欢

  • 圣母山

    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明一统志》卷60郧阳府:圣母山“在竹山县西一百三十里。世传有圣母仙过此,见恶蛇,举而掷之。迄今周回四十里无蛇”。

  • 马骨湖

    在今湖北仙桃市东南。《元和志》卷21沔阳县:马骨湖“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夏秋汛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田,周回一十五里”。

  • 五子石山

    在今广东平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五子石山在“县(治今仁居镇)东北三十里。山多石峰,壁立云际。其最胜者为宝鼎。宝鼎诸峰, 含珠、击磬、睡佛诸洞,高处约数百寻,好事者缘崖而上,豫章、闽、越

  • 斗塘隘

    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北。《清一统志·吉安府二》:斗塘隘“在庐陵县西北九十里,地界安福、吉水,兼通袁州府及新喻县”。

  • 戎州

    ①春秋戎己氏邑。在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卫庄公尝翦戎州,“戎州人攻之,大子疾、公子青逾从公,戎州人杀之。公入于戎州己氏”。后戎州己氏东迁至今山东曹县东南楚丘集。西汉置己氏

  • 苦水村

    在今河北深泽县东南,南接束鹿县界。《方舆纪要》 卷12深泽县: 苦水村在 “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光武尝经此,饮水而苦,因名”。

  • 杨梅滩

    在今福建连城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杨梅滩在县西北六十里。其水出长汀县,合虎忙岭诸水,滩流险厄。上多杨梅,因名。下流入于文溪。”

  • 维西县

    1913年改维西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5年改设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改维西厅置,治今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1985年撤销

  • 五黄山

    在今广西灵山县南。《舆地纪胜》卷120廉州:五黄山,“《九域志》云:古樵夫迷路,见五人黄冠朱颜,相与谈笑,指示迷者得归”,因名。《清一统志·廉州府》:五黄山“在合浦县西北一百七十里。……俗呼五皇岭。《

  • 天宝洞

    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八十里西山。《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天宝洞“在城西八十里西山最胜处。洞门有石泉状如水帘”。《舆地纪胜》卷26:天宝洞“道经所载第八洞天也。杨无为诗云:‘天宝洞中如不到,西山无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