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水镇

龙水镇

唐置,属大足县。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龙水镇。《宋史·卢斌传》:淳化二年(991),“侦知贼(任诱)在龙水镇,值大雨,斌驰马四十里,骑从数十人,遂斩(任)诱等百余级”。即此。清光绪十年(1884),镇民余栋臣在此举行反洋教、反清武装起义。


(1)镇名。(1)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东部。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朱宅,人口 1900。因地处龙水公路中段,故名。1985年析龙湾乡地置水心乡,1988年改置镇。产稻、油菜籽,兴淡水鱼养殖。有电器、电子配件、防腐器材、消防器材、电瓷器、陶瓷、小五金、工艺美术品、纸板、牛筋线、竹器、编织、砖瓦等厂。花岗石资源丰富。龙水公路经此。(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北部。面积277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水,人口 1360。因地形如龙盘虎踞,隔溪对峙,故名。1950年为全州县八区。1958年称龙水公社,1962年改龙水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地处山地及山前平地。产稻、玉米、甘薯、柑橘等。有农机、酿酒、食品加工等厂。为农贸集市。公路通全州、大石江、塘前、殿子岭等。(3)在重庆市大足县南部。面积76.1平方千米。人口9.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水,人口2万。唐末始名龙水,系取“龙溪河水源丰富”之意。宋置龙水镇。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余栋臣在此起义失败,官府改其为旧化场。宣统二年(1910年)复名龙水镇。宣统三年析置复隆乡。1941年分建新建乡、龙西乡,1953年分建顺龙乡。1993年龙西、大围、顺龙、平桥、沙桥五乡合并建龙水镇。产稻、小麦、玉米、甘薯。历为县南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有五金、电镀、机电、交通机械、铸钢等厂。以菜刀、剪刀等小五金产品著称。大邮、大永、龙石、龙宝等公路在此交会。(2)集镇名。在吉林省和龙市东北部。属八家子镇。人口 1000,多朝鲜族。因福洞河流经龙头山而得名。产稻及木耳、人参。有木制品、玻璃、麻纺等厂。和龙铁路经此,公路北接松老公路。镇西南有龙头山唐渤海国古墓群。


猜你喜欢

  • 鬲侯国

    东汉初改鬲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德州市南。《后汉书· 朱祐传》: 建武十三年(37),“增邑,定封鬲侯,食邑七千三百户”。永元十四年 (102) 改为县。永初七年 (113) 复为鬲侯国。三国魏

  • 静安县

    ①北宋雍熙四年 (987) 改下博县置,为深州治。治所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三十里。明洪武三年 (1370) 废。②元大德九年 (1305) 置,为静安路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鄂伦苏木古

  • 龙兴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中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宣和二年(1120)改为宝丰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县置,治今河南省宝

  • 兰西县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1)置,属吉林省呼兰府。治所在双庙子(今黑龙江省兰西县)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析呼兰河西岸地置”,故名。1914年改属黑龙江省绥兰道, 1928年属黑龙江省。19

  • 长川壁画墓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五十里黄柏乡长川村北山麓台地上。大约为5世纪末高句丽贵族墓。长川一号墓是一座封土石室墓, 由墓道、前室、甬道、后室四部分组成。前室、后室四壁及藻井和通道两壁均有彩色壁画,展现了当年高

  • 石淙山

    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三十五里。峰峦叠耸,溪水绕流,为一邑奇观。山上建有三阳宫。唐武则天与群臣会饮于此。《方舆纪要》卷48登封县:三阳宫“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武后圣历三年建, 自是数幸焉。长安四年毁”。古

  • 千字坟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民国《三台县志》卷1:千字坟在“城南,距城一百二十里。乾隆十七年兴场。通中江小路”。北有汉代墓葬群。

  • 历阳湖

    即麻湖。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寰宇记》卷124历阳县:历阳湖,“《郡国志》云:昔有一书生遇一姥姥,待之甚厚。生谓姥曰:此县门前石龟眼赤血出,此地当陷为湖。姥后数往候之。门吏问,姥姥具以对。吏因以朱点

  • 西团镇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二十二里西团镇。旧属东台县, 1942年划归台北县(后改名大丰县)。在江苏省大丰市中偏西南部。面积96.1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团,人口 2700。明正德年间灶户煎盐

  • 安化镇

    ①唐广德后置,以防御吐蕃。在今陕西千阳县西北三十五里千河西岸安化。②北宋置,属福津县。即今甘肃武都东北安化镇。③即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明伦镇。明属思恩县,于此置安化镇巡司。④在今宁夏泾源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