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乃蛮台

乃蛮台

?—1348

元朝大臣。又译乃马台。蒙古札剌儿氏。※木华黎国王五世孙,嗣国王忽速忽尔之子。成宗大德五年(1301),讨叛王海都、笃哇,以功授宣徽院使。仁宗延祐七年(1320),迁岭北行省右丞。英宗至治二年(1322),迁甘肃行省平章政事。文宗天历二年(1329),调陕西行省平章政事。任内,屡解民难,赈济饥贫,民赖以安。继任西行台御史大夫。至顺元年(1330),改上都留守、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知岭北行枢密院事,封宣宁郡王,出镇北边。顺帝至元三年(1337),嗣国王位。六年,拜岭北行省左丞相。至正二年(1342),迁辽阳行省左丞相,以年迈辞归。死后追封鲁王。

猜你喜欢

  • 也孙帖额

    见“叶孙脱”(539页)。

  • 纶布春

    ?—1801清朝将领。索伦人。姓罗佳氏,隶镶白旗。初以黑龙江学团驻京,授司辔。后从征喀尔喀,因夺热索桥功,擢三等侍卫,赐号色默尔享巴图鲁。乾隆六十年(1795),参与镇压贵州、湖北等地苗民起义。嘉庆元

  • 会理州

    旧州名。唐时名昔陀,隶南诏会川节度。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阿坛绛支系罗于则得其地居之,以其祖绛之名称其部曰“绛部”。后强盛,尽有4州之地,号“蒙歪”。蒙古蒙哥汗八年(1258),其孙亦芦内附,隶閟畔万

  • 归田类稿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 高罗安抚司

    元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始建于元代,称高罗寨长官司(一作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因土民流散,废。永乐四年(1406),土官田大民招回土民400余户

  • 张博望

    见“张骞”(1177页)。

  • 柏葰

    ?—1859清朝大臣。蒙古正蓝旗人。巴鲁特氏。原名松葰,字静涛。道光六年(182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署日讲起居注官。十一年(1831),升右春坊右赞善。十二年,迁国子监司业。七月,充山东乡试副

  • 大元通宝

    元朝铜钱之一种。武宗至大二年(1309),变更钞法,行至大银钞,并铸大元通宝与至大通宝二种铜钱,与银钞并行。次年,铸造通行,立资国院、泉货监领之。钱文为八思巴字。一文准至大通宝十文、至大银钞一分。依古

  • 支谦

    三国时期佛教译经师。字恭明,一名越。月氏人。祖父法度在汉灵帝时率国人数百归汉。自幼好学深思,博览经籍。曾受业于支亮。多技艺,通6国语言。汉献帝(189—220年在位)末年,偕数十人,避乱于吴,被吴主孙

  • 辽东郡

    古地方政区名。始置于燕,秦汉因之,隶幽州。西汉时领襄平(郡依郭县,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等18县,辖境约东至今朝鲜博川附近之清川江(一说至鸭绿江下游),西达辽河西岸北镇县一带,南临海,北以辽宁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