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容语

耶容语

我国广西部份瑶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使用人口约计有600多。语言主要特点有:声母少,韵母多。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没有清鼻音声母,没有鼻冠音声母。有带喉塞音的p、t声母,有小舌音声母。元音分长短,辅音韵尾有一m、—n、—、—p、—t、—k。有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55、53、43、12,前二者为高音调组,后二者为低音调组。送气音声母比较少,送气音和带喉塞音的声母基本上出现在高音调组,浊声母多半出现在低音调组。词根基本上是单音的,构词能力较强。有相当一部分带附加成分的词,但不十分稳定,处于接近脱落状态,一旦进入句子几乎都变成可有可无。合成词以修饰式的居多。借词比较多,除汉语借词外,还有部分壮语借词。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形容词、指示代词、名词和支配词组作名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后。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后。方位词和数量词组作名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判断动词“是”有tu55和i12两个,前者用于否定句,后者用于肯定句。副词、介词、连词有相当一部分是汉语借词,在中、老年人中还不习惯使用。否定副词置于句末。句子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语言内部比较一致,不再划分方言、土语。说耶容语的人不多,四周都是壮族,在内部交往时用本民族语言,跟其他民族交往时多使用壮语和汉语。耶容语跟仡佬语相近,同时也跟壮、侗、苗、瑶诸语言有一定关系,但跟仡佬语相同的比较多,他们的“底层”语言属于仡佬语系统。

猜你喜欢

  • 清德宗

    即“载湉”(1844页)。

  • 金简

    ?—1794清朝大臣。满州正黄旗人。朝鲜族。金氏。武备院卿三保子。初隶内务府汉军。乾隆(1736—1795)中,授内务府笔帖式,累迁奉宸院卿,赐姓金佳氏。乾隆三十七年(1772),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监

  • 北魏肃宗

    见“元诩”(227页)。

  • 完颜仲

    金大臣。本名石古乃。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完颜娄室子。通女真、契丹、汉字。皇统(1141—1149)初,充护卫,授世袭谋克。天德元年(1149),摄其兄活女济州万户,治理有方。改滨州刺史、知积石军

  • 赍发钱

    元朝末年官吏勒索财物的名目。见“撒花钱”(2492页)。

  • 賨民

    见“板楯蛮”(1294页),“賨”(2294页)。

  • 陆浑之戎

    古族名。戎之一支。原居瓜州(今陕西秦岭西端及陇山一带),称※“瓜州之戎”。姓允氏,又号“允姓之戎”。后迁居陆浑(河南宜阳南),故名。以其地居秦岭北、黄河南,皆阴地,故又称为“阴戎”。又以地当九州,也称

  • 后藏

    藏族地区区域名。前藏与后藏之称始于清季,《卫藏通志》:“今以布达拉为前藏,札什伦布为后藏,统名曰卫藏”。前后藏以两者之间的冈巴拉山为界,以西为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班禅大师居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实辖后

  • 呼尔哈部

    见“虎尔哈部”(1385页)。

  • 土总管

    官名。①指元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军民总管府总管。元初在全国设诸路总管府,并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称军民总管府,任命当地豪酋为总管,颁给金符,秩从三品,管理本地或本部军民事务。至元七年(1270),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