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容语

耶容语

我国广西部份瑶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使用人口约计有600多。语言主要特点有:声母少,韵母多。没有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没有清鼻音声母,没有鼻冠音声母。有带喉塞音的p、t声母,有小舌音声母。元音分长短,辅音韵尾有一m、—n、—、—p、—t、—k。有4个声调,其调值分别为55、53、43、12,前二者为高音调组,后二者为低音调组。送气音声母比较少,送气音和带喉塞音的声母基本上出现在高音调组,浊声母多半出现在低音调组。词根基本上是单音的,构词能力较强。有相当一部分带附加成分的词,但不十分稳定,处于接近脱落状态,一旦进入句子几乎都变成可有可无。合成词以修饰式的居多。借词比较多,除汉语借词外,还有部分壮语借词。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的语法范畴。形容词、指示代词、名词和支配词组作名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后。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后。方位词和数量词组作名词的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判断动词“是”有tu55和i12两个,前者用于否定句,后者用于肯定句。副词、介词、连词有相当一部分是汉语借词,在中、老年人中还不习惯使用。否定副词置于句末。句子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在作谓语的动词后。语言内部比较一致,不再划分方言、土语。说耶容语的人不多,四周都是壮族,在内部交往时用本民族语言,跟其他民族交往时多使用壮语和汉语。耶容语跟仡佬语相近,同时也跟壮、侗、苗、瑶诸语言有一定关系,但跟仡佬语相同的比较多,他们的“底层”语言属于仡佬语系统。

猜你喜欢

  • 尔苏沙巴文

    我国自称尔苏的藏族中一部分人曾使用过的一种文字。尔苏语称之为“扎拉玛”。传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越西、冕宁,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等地。沙巴文是尔苏人中从事宗教活动的沙巴们使用的图画文字。沙巴

  • 达赖喇嘛六世

    见“仓央嘉措”(321页)。

  • 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七世

    1903—1932清末民国初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名佚。生于西宁曲嘎地方。光绪二十八年(1902),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六世圆寂后,由西宁办事大臣会同达赖喇嘛在青海塔尔寺经金瓶掣签选定为转世灵童,是为

  • 德师

    西夏官位。系皇帝之师。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为师位之一。在诸王位之下,中书、枢密位之上,与上等司等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汪古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作雍古、旺古、瓮古、王孤、汪古惕。属突厥语族,主要来源于沙陀突厥、回鹘余部。辽、金时散居于今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因邻近汉地,受汉族、契丹、女真影响,在蒙古各部中经济较为发展,故

  • 敦睦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赤寔得本斡鲁朵”(“赤寔得本”一作“得失得本”意为“孝”,“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圣宗弟※耶律隆庆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

  • 春济

    见“春稽”(1568页)。

  • 萨尔浒

    地名。位于今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水库东南,在浑河南岸,距抚顺市中心70里,东距赫图阿拉(今新宾西老城) 120里。后金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兵,大败明四路大军于此,史称“萨尔浒大战”。从

  • 阿寅勒

    蒙古语音译,意为“营”。古代蒙古社会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游牧方式。该家庭只包括二、三代人,通常由一家成员及若干帐幕与幌车组成单独营地进行游牧。随着游牧经济的发展,牲畜数量的增长,个体家单独活动能力的加

  • 萧孝先

    ?—1037辽后族。字延宁,小字海里。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辽圣宗时入仕。统和十八年(1000),任祗候郎君,尚圣宗第四女、南阳公主崔八,拜驸马都尉。开泰五年(1016),为国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