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钦察

钦察

①古部落名。又作钦叉、乞卜察克、可弗叉、克鼻稍、库蛮、波洛维赤、乞卜察兀惕等。属突厥语族。分布于里海、黑海以北,东起押亦河(今乌拉尔河),西至秃纳河(今多瑙河)。从事游牧及农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亦信基督教。王族居也的里河(今伏尔加河)流入里海处的玉理伯里山,称玉理伯里伯岳吾氏。成吉思汗十八年(1223),与斡罗思诸王公联合抗御蒙古军,为哲别、速不台击败。窝阔台汗九年(1237),为蒙古西征军所灭,首领八赤蛮被执杀。西征结束后,术赤子拔都留镇钦察草原,建都萨莱城,创建※钦察汗国。钦察人被蒙古俘掳为奴者,因善制黑马奶酒,被称之为“哈剌赤”。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设置钦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分左、右两卫,文宗天历元年(1328),又立龙翊卫,各卫之上设钦察亲军大都督府。元世祖时,钦察贵族土土哈卓有战功,其孙燕铁木儿为元文宗时权臣。 ②蒙古宗王。又称乞卜察兀、乞卜察克。※窝阔台第六子合丹一斡忽勒(一译合答罕)子。※海都从兄。至元五年(1268),以海都被察合台汗八剌击败,受遣居中调停,并使之结为“安答”(义兄弟、盟友)。次年,偕脑忽子察八忒出兵助八剌侵袭呼罗珊,因不堪札剌亦儿台侮辱,率军中途折回。后一直与海都一起驻牧。

猜你喜欢

  • 平地松林

    辽代地名。属上京道。位于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上游一带(一说位于今内蒙古林西西南、克什克腾旗东南,一直向南延伸到今河北境内的围场以北一带)。为契丹发源地,“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

  • 清代藏事辑要续编

    书名。吴丰培辑。1册,分上、下卷和纲目。为张其勤著《清代藏事辑要》续编。张著起清初,迄同治。续编辑者鉴于光绪朝内政、外交最为繁重、有关清代西藏史料甚多,因取朱寿朋所编《光绪朝东华录》中有关藏事,一一摘

  • 普宁寺

    ①藏传佛教寺庙。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政府为庆祝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庙座北面南,依山成势。形制融汉藏样式于一体。前部布列山门、碑亭3座,镌乾隆御制

  • 库尔曼别克

    柯尔克孜族著名英雄史诗。诗体为格律诗。5000余行。内容主要叙述帕米尔地区柯尔克孜族克普恰克部落国王台依提别克之子库尔曼别克,反对卡尔梅克(主要指准噶尔)贵族侵掠,并在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故事。库尔曼别克

  • 忽察

    蒙古国宗王。又译火者。孛儿只斤氏。※贵由汗长子。定宗三年(1248)汗死后,佐母海迷失称制。以己为汗嫡长子,觊图嗣汗位。闻拔都等诸王于阿剌脱忽剌兀的族众会上倡戴蒙哥嗣位,怀怨,以大会非在斡难河(今鄂嫩

  • 龙求儿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母叟”(495页)。

  • 树者

    敕勒袁纥部首领。其部原居漠北鄂尔浑河、土拉河流域。后屡为北魏所破,部分迁入漠南。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北魏征发四镇敕勒征南齐,因敕勒之众不愿随魏军南征,遂推其为首领,聚众举兵,欲北投柔然,击败前

  • 耶律斜涅赤

    契丹开国初将领。字撒剌。原字铎盌。契丹族。六院部舍利房褭古直之后。早年归隶辽太祖阿保机,时多疾,饮阿保机所赐樽酒后,病愈,以契丹语酒樽曰:“撒刺”,遂依诏易其字。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选诸部

  • 奥屯牙哥

    即“奥屯忠孝”(2253页)。

  • 马哈麻

    ①明代天文学家。回回人。祖籍西域。幼好天文学,长而勤学。洪武(1368—1398)初,同马沙亦黑等来华,入仕“回回博士馆”。于历学、算术、推测,能独出新意,被尊为“回回大师”。著有《回回历》,被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