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英集

元英集

八卷。唐方干(约860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撰。方干字雄飞,号方三拜,桐庐(今属浙江省)人。诗人。少习待律,诗著名江南,与贾岛、李郢、无少、翁洮、吴融、罗邺等寄赠酬唱,李频、孙郃等尊之为师。以布衣终身。卒后,门人私缢“玄英先生”。唐昭宗光化三年(900),韦庄奏请追赐进士及第、并追赠补阙拾遗之职。其著作由其门人杨弇等辑其诗三百七十余篇,编为《玄英先生集》十卷,由中书舍人王赞作序。其诗主张苦吟:“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感怀》);工于律绝,作有反映社会战乱和民生苦难的《过中州作》、《过黄州作》。但是更多的是题赠酬答、吟咏风光和抒发名场失意的不平心境。《元英集》前有乾宁三年(896)中书舍人祁县王赞作序。又有安乐孙郃作小传。名曰元英者,方干自号元英先生。其气格清迥,意度闲远,于晚唐绮靡俚俗之中,独竖一帜。故为世人推重。然而其七言浅弱,较逊五言,佳句不多。《元英集》有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玄英先生诗集》十卷。《全唐诗》亦有录入。

猜你喜欢

  • 商子校本

    五卷。清孙星衍(1753-1818)等校。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中进士。有《孙氏周易集解》、《商子校本》等。《商子校本》是孙星衍等人结合明代流传下来的多种版本的《商子》校

  • 读易偶抄

    一卷。篇首署名樗庵蒋学镛。作者生平事迹无考,樗庵盖为其字。由其书中引黄宗炎之说,而未及惠栋、张惠言等人,可知其晚于黄而早于惠、张,大概为雍正、乾隆间人。此书抄录汉宋各家易说,皆有所取,自发己意论其是非

  • 水浒

    见《水浒传》。

  • 孝经通论

    四卷。邬庆时著。邬庆时字白坚,番禺(今广州)人。《孝经通论》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总括所见,本诸心得,摘其大要而成。全书凡四卷,被整理成十篇。第一作者,论孝经为孔子所作。第二时代,论孔子作孝经的时

  • 正音咀华

    四卷。清莎彝尊撰。彝尊字秬芗,长白(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是编专为正音而作。以《字典》、《音韵阐微》之字音为正音,以江南话为南音,以北京话为北音,以官场说话为官话,各地方音为土音。其书所录诸字,

  • 耐庵文存

    六卷。诗存三卷。清贺长龄(17851848)撰。贺长龄,字耦庚,晚自号耐庵,湖南善化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官兵部尚书。官湖南按察使任内,使狱无积案,为一时良吏,百姓感戴而歌之。其为文章皆缘事而作,不为泛

  • 风俗通义

    十卷。东汉应劭(生卒年不详)撰。邵字仲瑗,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境内)人,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灵帝初年,他凭藉先世的权势,由郡举孝廉。嘉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曾为萧令

  • 小山词校记

    一卷。清朱孝臧(1857-1931)撰。朱孝臧生平事迹见《淮海居士长短句校记》辞条。孝臧得赵氏星凤阁藏明抄本晏几道《小山词》,以校毛氏汲古阁本,择善而从。既以刊行,复撰校记于后。除用毛本外,参以汪大钧

  • 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

    四卷。清瞿中溶撰。瞿中溶,详见《集虎符鱼符考》条。本书卷末,有张钧衡跋。张在跋中说,原稿为160卷。稿成未付印,藏于陆莘农家。后潘文勤借阅,欲为刊行,竟以卷帙太多不果。后陆取回时,舟复洞庭,稿遂没于水

  • 焦山古鼎考

    一卷。清张潮(1650-?)辑。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曾以岁贡生官至翰林孔目。能词。以刊刻丛书知名当时。除编有《焦山古鼎考》外,还编有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刻有《昭代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