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谚语精解
3刀为白兵之帅: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也是最普遍使用的兵器之一。大刀可马战,腰刀可步战,朴刀、双手带则可马步战,教枪又灵活的多。刀法讲究劈、砍、拦、扎、抹,又较枪法简单,易为学者掌握。所以,历代战将、士兵中以使刀者居多。关羽就善用八十二斤青龙刀。
7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或作纵枪横棍。这条谚语强调了枪、棍技击特点的差异。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故有此谚。然而,棍端装枪即为枪,枪若去尖即为棍,为此,枪法棍法便有许多交融之处。不少枪法中含有抽、打、劈、砸的动作;而不少棍法中含有戳、挑、撩、滑的动作,则是相互取长补短。
8打人千万,不如一扎:这条谚语说明少林棍法中只有三分是棍法,七分是枪法,所以少林棍为棍法中之上乘。其实谚语主要是讲枪的威力大于棍。以棍打人,除了头部,身体其他部位被打仅能伤及皮肉。而以棍扎人,虽无尖,却能伤及内脏。所以,许多优秀棍法均将枪法融进,为的是增大杀伤力。
9枪怕摇头棍怕点:遇见使枪的,要警惕枪摇头,遇见使棍的,需提防棍点头。摇头,是指枪尖被抖成一个圆圈。枪若发挥威力,需将搬、扣、刺三动一气呵成。三动迅捷完成,枪尖便被抖成一个圆圈,枪法云:圈为枪法之母,圈抖的快、圆、小、生风,枪便扎得有力、突然,令人防不胜防。摇头,还指枪要运用抽打的招术。抽打之前,枪头必做摇摆动作。枪法中突用抽打的棍法,易使对方上当。棍,虽重使两端,但一旦揉进枪法,则威力倍增。棍若
14百日袖箭千日镖:袖箭和镖都是暗器,镖,刚制,长三寸六分,重六两。重一斤着称斤镖,俗称“金镖”。抛掷击人,有扬手镖、阴手镖等法。袖箭是含机械装置的暗器,圆筒中装箭,筒内设弹簧,一按机关,箭即射出。两种暗器虽大致相同,但袖箭用来省力,射程远近全凭弹簧弹力大小,而镖的掷程远近全凭手腕力量的强弱。二者又都要求掷射准确,因此,使镖显而易见要难于袖箭了。
16锤槊之勇不可敌:锤,代表了冷兵器中的重兵器,槊,代表冷兵器中的长兵器,由于古代此类兵器重的惊人,所以能使用这样兵器的人,没有强大的膂力是不行的。所以,古人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锤槊之勇不可敌”,意思是千万不可轻视使用这类兵器的人,因为他们的力量往往超出常人数倍。
17古人制艺,必立一意:此谚语说的是古人创造的每一种兵器,一定是突出他的一种用途。
18把势、把势,全凭架式。没有架式,不算把势:历来人们都爱把练武术叫做练把势,这条谚语重点不在强调练好把势上,而是强调练武术必须姿势正确这一原则,姿势就是架式,是要反复习练以求习惯的一种动作。练套路要注意架式,练各种基本功也要注意架式,每个姿势,都有要领,符合要领,姿势才正确。如马步,就是骑马蹲档的架式,随便一蹲就不是马步。如不按照要领去强调架式,就会练得不伦不类,而且内外功夫也练不成功。
25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盘架子,就是练套路,这是武术行话。武术发展史表明,无论拳术还是器械,都是先有散打后有套路,套路可说是武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武术套路是以格斗技术组成的系统动作,以便习练者平时熟练。既是平时习练,所以套路动作便长,同时要求习练者使用重、长之刀,以便增长气力和耐久力。因此,要想在实战中尽量发挥,便需要“架子天天盘”。“套路武术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26遍访师和友,所求是真传:习武者都想得到真传。真传,顾名思义,就是真东西,实传授,他包括内容、方法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任何一种武术项目,只要是老师认真实在所传授的,都可称之为真传。
28内六合,外六合,内外相合益处多:这里的六合指内六合、外六合。外六合指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脚合。习练之时,手一伸,背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脚一进,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脚。这便是发力的顺序。无论是演练还是技击,外六合都是至关重要的原则。内六合是指脑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筋合,筋与血合。脑子可以产生意识,意识可以导引气的流通,气可以促使劲力的顺达
36未学功夫,先学跌打:跌打,是跳跃、腾空、翻滚、扑跌等技巧动作的总称,包括吊毛、枪背、空翻、侧翻、滚地雷、仙人跳、鲤鱼打挺、狸猫上树等许多招式动作。跌打也是武术基本功之一。练跌打既可以提高身体灵巧的素质,还可以增强练习高难度动作的能力,既可以奠定练习地躺类拳术的基础,还可以加强演习或交手过程中的自我表现保护。
41练拳千招,一熟为先。练势多年,一快为主:熟和快,是搏人制胜的重要因素。熟,指招势熟,变化熟;快,指反应快,出击快。熟加快,便能掌握格斗的主动权。
42打拳容易走步难:练套路,只要准确记忆,认真模仿,反复演练,时间不需很长便能掌握,有的人还能练得非常好,可是有的运动员虽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成绩,基本功也很好,却不能实作,就是因为不会攻防进退的步法。套路是死的,越练越熟,步法是活的,需要针对对手的动作、对手的技术水平,对手的身体素质在实战中变换。平时练习步法,尽管可以对单一步法反复练,对多种步法综合练,但是,如果缺少与对手实战中的练习,就依然是“
44先看一步走,后看一出手:既然步法在实战中极为重要,那么,在实战中首要的是观察对手的步子。身摇而步动,由对手身体的微笑摇晃而判断出步动的方向,由步动方向而判断出进攻的意图,从而采取相应的破法。这条谚语的另一个含义是,看一个人武功的高低,首先是观察他的步法是否清晰、稳健、正确,其次才看他的拳脚是否合乎法则。因为步法好坏是一个人武功高低的标志之一。
46动则法,静则型:法,指手眼身法步协调配合完成动作的方法;型。指演练中完成一组动作后停顿静止时的造型。动,指演练套路时的连续动作。动时,身体各部要配合得法,快慢相间,顿挫有致;静时,造型威武优美,气势夺人。这样也便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套路的风格特点。
48行礼文静如处女,开拳一动如脱兔。闪展敏捷若雄鹰,进击迅猛象老虎:这条谚语说的是演练长拳类套路的要求。第一句要求出场时彬彬有礼;第二句要求开拳即要亮出风格,抓住观众;第三句要求演练一定要体现出长拳矫健的特点;第四句要求演练一定要体现长拳矫健的特点;第四句要求演练中要体现顽强拼搏的精神。处女、脱兔、雄鹰、老虎用以比喻选手应有的修养、风度、风格、精神、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52心乱则意乱,意乱则拳乱
55死力不足贵,活劲最为高。力不打拳:这条谚语所主张的与上两条恰恰相反,他认为,精于力着,不如精于拳者。力为呆力、死力;拳为活劲、巧劲。技击家临敌较艺,均尚劲不尚力,讲究眼疾手快,身灵步活,出手无隙可乘,虚实变换,声东击西,一发即收,令人防不胜防。而死力、呆力则不然,力量虽重,但直来直去,攻防意图,毫不掩饰,有实无虚,顾前失后,全身空虚之处甚多,容易被对手借力打力,乘虚而入。要以拳打力,以活劲打死
66练武先求腿力:武术以练腿为主。腿法练好了,五行(心肝脾肺肾,劈崩钻带拿)则顺,六合(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腰与胯合,胯与膝合,膝与脚合)则对,出势则疾,进退则灵,运用筋骨则易。腿力与脚力、腰力是统一的整体。练武先求腿力,便包括了脚力和腰力。
67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踢人。足踢敌人莫留情,全凭手领门路清:北方流行的拳种中,腿的用法在整个技法中占有很大比重。腿的力量朋,腿比胳臂长,脚上穿鞋,双比赤裸的拳头坚硬。腿法变化多端,却又迥环自如,踢、蹬、踹、碾、圈、摆、撩、踩、掀、扫是腿法的基本动作。腿法作为散打招法要做单项训练,同时还要“操腿”,发绑缚重物踢腿,踢木桩等,使腿更加坚硬。戳脚、弹腿、迷踪都是讲空腿法的拳种。象戳脚实用腿法便有几十种。
78料敌在心,察机在目:技击中最讲究以逸待劳,以逸制劳。心中有数,把准时机,便可事半功倍。料敌在心,就是善于判断对手意图,其一举一动,一手一足俱在我意料之中,我即可玩敌于股掌之间。察机在目,便是强调要把握进攻的时机,啾准对手的破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小力而至大胜。
79以静待动,后发制人:这里所说的静,指自己以外观形态与对手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调整体力,以逸待劳。静,还指内心的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对手的一切行动。动,指对手为了迷惑我而采取的无关紧要的步法移动和一切虚假动作。动,还指对手首先发起攻击的动作。交手之时,静以待之,待敌生乱,趁机击之,虽属后发,而能制之,这便是这条谚语的含义。
83后发先至,后发三至,后发后至:这三句话,是三种防守反攻的技法。这一句强调对手已进攻但尚未达到目的的瞬间,截击要快。第二句强调反击应采用连续进攻的战术,一招未尽,一招即起,不容对手喘息。第三句是说如果对手拳快,则应让过拳锋,消其劲力,待其招势成为强弩之末,即行反击。这三种技法有一个共同点,即要求习武者善于掌握技击时机,使防守与进攻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85彼静我乱,彼乱我静。静中用乱,乱中用静:在交手之时,假如双方都不肯进招,处于“我待彼发,彼待我发”的境地,如何是好呢?这条谚语便解释了应对之法。“静”指伺机;“乱”指行动。也就是说,对方伺机,我便行动,对方行动,我便伺机;在伺机中不忘行动;在行动中抓住战机。程宗在《少林棍法禅宗》中说:“彼枪发,我枪拿,彼枪不动,我枪扎。此一扎也,不浅不深,非真非伪,明此机者,进乎技矣。”这段话便是对这条谚语的
- 谚语大全一年级谚语大全不同国家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与书有关的谚语9则与动物有关的谚语与天气有关的谚语与生活有关的谚语与生肖有关的谚语与礼貌有关的谚语与立秋有关的谚语与雨有关的谚语个人谚语摘抄中国古代谚语中国最常用谚语29句中国民间谚语中国谚语大全中国谚语的英文版中国象棋谚语大全中外珍惜时间的谚语中外的民间谚语中秋节有趣的谚语歇后语为人处事谚语为大学英语写作加分的30句经典谚语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大全二十四节气谚语人生受益谚语人生哲理谚语人生常用谚语人生格言谚语大全人生谚语精选传统民间谚语体育相关谚语健康谚语元宵节谚语大全全年农业谚语大全关于不要说空话的谚语摘抄关于中秋节的谚语关于为人处事的谚语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关于交谈的谚语关于人生的英语谚语关于体育类的谚语关于保健的谚语关于养生的谚语关于冬天的谚语关于冬至的谚语关于劝诫的谚语关于动物的谚语关于励志的谚语关于劳动的谚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