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暴崩

暴崩

病证名。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指非经期而突然阴道出血,量多如注者。多因暴怒伤肝,血失所藏;或气虚气陷,失于统摄;或跌仆损伤冲任,以致经血失于约制所致。治宜止血为主,以防晕厥虚脱。方用十灰散,兼服独参汤。待血渐减少,或血止后,当审因论治,因暴怒伤肝者,用逍遥散香附炭、青皮;气虚气陷者,用举元煎;跌仆损伤者,以八珍汤加三七末,或用云南白药。参见血崩条。

猜你喜欢

  • 慈航集三元普济方

    见慈航集条。

  • 祝由

    祝说病由。是古代以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于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

  • 小苦药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八宝坤顺丹

    见《集验良方》卷五。即坤顺丹,见该条。

  • 蜈蚣蒿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 胸胁满

    证名。出《素问·刺热论》。指胸胁部胀满不舒。多由邪阻气郁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

  • 蒲辅周

    【生卒】:1888~1975【介绍】:现代医家。四川梓潼人。十五岁开始学中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病强调辨证论治,讲求全面辨证,对望舌及切脉尤有心得。擅长治疗温病、妇、儿科疾病。1956年调卫生部中

  • 妊娠暑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亦名胎前暑泻。多因孕后内伤生冷之湿,外受暑热之邪,湿热损及肠胃,症见泄泻如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等。由于耗伤津液,则易伤胎。治宜清暑去湿,并需注意安胎。方用藿香正气散

  • 单伏

    一手伏脉。详伏脉条。

  • 脉色合参

    切脉与望色须互相参合印证,以明病情。《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